劳动教育教研室与劳小榜团队开展深度合作研讨
2025 年 3 月 21 日,劳动教育教研室主任梅龙君赴劳小榜运营中心,就深化劳动教育数字化改革展开专项研讨。劳小榜负责人详细演示了平台核心功能及后台管理系统,双方围绕课程建设、资源整合、实践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交流。
在功能优化环节,梅龙君主任结合本校劳动教育特色提出六项重点建设方向:
课程体系升级:在现有 "劳动者之光" 基础上,新增 "专业劳动工坊"" 公益劳动实践 "两大模块,实现" 理论学习 + 技能实训 + 社会服务 " 的三维课程架构。
名师资源重构:建议将 "名师讲堂" 调整为 "课程内容 - 授课教师 - 所属院校" 的展示模式。
教学闭环强化:要求 "每日一练" 模块与教材章节实时联动,由任课教师动态推送阶梯式练习题,形成 "学 - 练 - 测" 教学闭环。
内容生态优化:提议 "劳动讲堂" 模块增加行业前沿资讯、劳动法规解读等实用内容,弱化校园新闻占比,提升学生学习获得感。
资源体系整合:针对 "学习文档" 模块,建议建立 "基础素养 + 专业技能" 双资源库,实现从通用劳动知识到各专业领域的精准供给。
实践体系创新:计划将《劳动实践手册》纳入必修学分管理,通过 "主题圈子" 形式开展跨专业协作实践,涵盖传统工艺、创意设计等六大领域。
在考核评价方面,梅老师特别提出构建 "过程性评价 + 阶段性考核" 的综合体系,采用加权百分制对课程学习、实践参与、创新成果等维度进行量化评估,确保劳动教育成效可追溯、可衡量。
双方就这些个性化需求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劳小榜团队表示,将根据学校的实际需求,对 App 进行定制化开发,进一步优化用户体验。梅老师强调,此次合作是推动劳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契机,学校将积极整合资源,与劳小榜共同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劳动教育平台。
此次合作不仅有助于提升南昌应用技术师范学院劳动教育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效率,也为其他高校开展劳动教育数字化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劳动教育将在校园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的贡献。
(图:梅龙君 文:梅龙君 审:袁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