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2025届毕业生的一封信
亲爱的2025届毕业生:
盼好!
春华秋实,时光荏苒。回首入学时,你们怀揣着对大学生活的无限憧憬和向往,迈进了南昌应用技术师范学院这个温馨而又和谐的“大家庭”。在过去的几年里,你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德技兼备,知行合一”的校训,你们在磨砺中成长、蜕变,大学将是你们人生中最宝贵最难忘的时光。现在,毕业渐近,你们又将迎来人生的又一次新的挑战--求职,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奋斗!在此,学院全体老师,将竭诚为同学们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以便减少大家在求职路上的困惑和障碍。同时,真诚地为同学们送上几点建议,希望同学们能早就业、就好业!
一、细分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诸多挑战。一是毕业生规模创历史新高。据统计,202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1222万人,就业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二是随着“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就业市场对毕业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三是考公考研竞争异常激烈,2025年国考报名人数为298.2万人,考录比约为75:1。对此,建议同学们客观分析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以正确的心态、充足的准备和全面的考量做好职业规划和就业选择,拒绝“盲从”和“躺平”,积极应聘,先就业后择业。
二、合理评估发展,找准自身定位
在职业发展的赛道上,认识自己至关重要。建议同学们先借助相关职业测评工具对自己开展测评,结合职业测评结果和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人职匹配、人岗匹配,增强职业自信。求职前,提前熟悉招聘单位的用人要求,全面认识和了解有意向的职业和岗位,不要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注重行业、企业的发展远景,不追求一时待遇或环境。理智选择行业企业,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应聘时,对招聘单位的管理流程和企业文化做到心中有数,不仅可以增加被录用的机会,还可以为今后个人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同学们,一次就业并不能代表终身职业,而是在将来的发展中占得先机,为自己积累更多的阅历以便厚积薄发。
三、抓住应聘机会,把握就业时机
企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中小微企业是就业的主阵地。春季是同学们求职择业的黄金时期,进校招聘的企事业单位都经过了学校筛选,质量和可信度都有保障。希望同学们积极应聘,抢抓每一次就业机会,把握签约时机,一旦错过了校园招聘黄金期,很有可能就失去了找工作的最佳机会。同学们在求职过程中,如有疑问,可以咨询学院就业专员老师、学院领导、辅导员、指导老师和专任老师等等,听听他们的建议。当你对具体行业或岗位彷徨不定时,不妨多参加几场宣讲,接受几次面试。同学们可关注学校就业信息网站(https://jxdxsjy.jx.edu.cn/nncat)、“南昌应用技术师范学院招生就业处”微信公众号、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江西省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国聘、高校人才网等平台发布的招聘信息。
四、调整就业心态,直面就业挑战
就业意味着即将面对社会,难免会有一些压力和焦虑,同学们可以把视野放开阔些,把眼光放长远些。鸡蛋,从外破壳变成了菜,从内破壳即获新生,目前我们缺的就是内生驱动力和自信心。当求职受挫时,千万不要自我否定和消极躲避,不妨跟老师和好友诉说一下烦恼和困惑,好比雨天赶路,如果总是低头看脚下,看到的便是满地泥泞;如果能常常抬头看前方,就能看到雨后的彩虹。在求职的道路上你们可能会遇到困难,经历失败,不要气馁,直面就业挑战,相信自己的强大无比。
五、注意求职陷阱,增强安全意识
在求职过程中,同学们要提高警惕,增强安全意识,认真甄别社会和网络就业信息的真伪,警惕“传销”“黑中介”,凡遇交费、扣证件、不面试直接录用、超高薪等类似情况,一定要慎之又慎。在与用人单位签约时,建议先了解清楚单位的各项规定,认真研读协议条款(包括补充条款)。如果有用人单位提出收取求职报名费、笔试费、面试费,或以“培训+推荐工作”的模式,收取高额费用或引诱同学们使用校园贷,请大家不要相信!如果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第一时间与老师、家人、同学联系。如果需要去外地参加面试,记得向辅导员办理好请假手续,并注意保护人身财产安全。
纸短情长,道不尽千言万语。前路虽难,行则将至。亲爱的同学们,你们要记住,求职路上你们决不是在孤军奋战,学院会一直与你们同行。无论你们在求职就业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学校永远是你们坚强的后盾。希望同学们用最积极的心态,做好充分的准备。
最后,衷心祝愿经济与管理学院全体2025届毕业生同学求职升学顺利,愿大家前程似锦!珍惜在校时光,珍惜一切美好。